首頁 » 第35期電子報

創新科技與人文,穿梭時空三世紀 悠遊臺灣古地圖展

2017-06-08 - 

【本報訊】本校數位媒體設計系與國立臺灣圖書館合作執行「教育部辦理補助大學以社教機構為基地之數位人文計畫」,於4月7日至16日假國立臺灣圖書館一樓舉辦「穿梭三世紀-悠遊臺灣古地圖」成果展,為期10天。展覽開幕式於4月8日於同地點舉行,當天同時於該館四樓辦理「《臺灣番社圖》歷史與地圖工作坊」。

「穿梭三世紀-悠遊臺灣古地圖」成果展是105年由教育部辦理的「補助大學以社教機構為基地之數位人文計畫」的成果之一,計畫委由本校數位媒體設計系及通識教育中心團隊執行辦理,合作之社教機構為國立臺灣圖書館。本計畫之理念在於建立大學與社教機構之合作平臺或機制,透過圖書館作為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應用、價值體現之實踐場域,並結合數位科技之運用,具體展現大學數位人文之特色與前瞻性。而具體的實踐則是希望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體,藉由科技大學的研發能量與技術成果,為國立臺灣圖書館建置相關的資訊服務及數位展示,同時也形成一個長期的夥伴聯盟,共同為社會教育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與更好的學習場域,擔負起大學的社會責任及其社會影響力。

這項計畫主要是利用國立臺灣圖書館典藏現存清代最早的單幅彩繪卷軸臺灣全圖—《臺灣番社圖》為基礎,以3D科技重新展示臺灣古地圖,建構《臺灣番社圖》的3D視覺動態影像及3D VR虛擬實境,藉此帶領讀者穿梭於臺灣三百年前的時空環境中,讓先民的社會生活風貌活現眼前。同時為了增強大家對這幅國寶圖的認識,計畫團隊也製作系列解讀臺灣早期古地圖、開發史及清初文獻之數位教材及推廣工作坊,充實民眾對臺灣早期環境的認知,啟發對古地圖及早期文獻的閱讀興趣,活化先民的歷史創作。

在這幅《臺灣番社圖》中,不僅僅繪製了當時可見的臺灣山川、海岸、島嶼、沙洲等自然景觀,在人文環境方面也描繪了田園房舍、寺廟城垣、官府衙署、營盤汛塘等兵備部署,呈顯了當時島上住民的各種生活風貌。其中尤具趣味的,是人物描繪部分,有駕著牛車的,有徒步趕路的,有攜犬狩獵的,有挑擔而行的,還有扛著山豬、柴薪,驅趕著牛,帶著小孩的,在在表現了300年前臺灣島上住民的實際生活情景。

此外,配合古地圖數位展覽,本校團隊亦製作了系列解讀臺灣早期歷史、文獻及古地圖之數位教材,包括《臺灣番社圖》新舊地名對照、《臺灣番社圖》的圖像與符號、《臺灣番社圖》的畫風與技法、《臺灣番社圖》背景介紹、《臺灣番社圖》中原住民的生活情形、臺灣府城,以及跟著郁永河遊臺灣、從《裨海紀遊》看三百年前臺灣的政治與社會、從《裨海紀遊》看三百年前臺灣的族群與文化等,協助閱覽者能夠充分掌握《臺灣番社圖》及其同時代的相關背景知識。


分類: 第35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