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秀作品集
誰不嚮往新的知識以及自由的生活?誰不渴望譜出屬於自己的青春樂章?
東南科技大學,便是我綻放的舞台
青澀的新鮮人時期,初次踏進校園,我按捺不住興奮緊張的心情,仰望著高大整潔的校舍,呼吸著與過去求學時期截然不同的自由氣息,想著:「啊!這就是我即將度過四年的學校!」
周遭的同學們或許來自不同的地方、就讀不同的科系,但是我們都同樣對未來抱持著期待。廣大校園洋溢著熱情積極的氣氛,在全校師生的迎接之下,我正式成為東南的一份子。
回想當時,導師成熟幽默的帶領大家自我介紹,讓我們卸下心防,知道在不管如何的狀況下,導師都是第一個可以求助的對象。而學長姐熱情洋溢的迎新,用心準備的表演、遊戲、營隊,讓我們很快破冰熟悉彼此,在短時間內建立了共患難的情感,好朋友、直屬學長姐也在這時候認識。學長姊總是不吝分享資訊:哪個老師的課值得去修、哪間宵夜好吃、學校流傳的鬼故事……每個學長姐都可以滔滔不絕的講述。
或許會有人說大學翹課是常態,但我一直都很自豪我從未缺課,學校裡的專業課程讓我學到更深更廣的技術,通識課程也能拓展不一樣的視野,比起填鴨式的教育,更能讓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除了學習,社團也是大學生活重要的一環。我加入了攝影社,與志同道合的社員們一起鑽研攝影技巧,透過鏡頭訴說不同的故事,在課外時間相約外出攝影,甚至在攝影比賽中獲獎,讓我又驚又喜。
在眾多科目之中,校外實習是我最有心得的課程,藉由到業界實習,我能應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並且獲取實用的經驗。也因為學校與業界的合作,我有幸能夠到摩力動畫實習。我熱愛動畫,認真的態度也讓公司願意在畢業後聘請我,讓我還沒畢業就找到工作,不必擔憂畢業即失業,這門課真可以說獲益良多。
時光飛逝,如今我已經升上四年級,看著一年一年的新生入學,他們跟我當初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我的初心並沒有改變,依然熱愛著所學的一切,卻多了幾許成熟穩重,學習到的知識與技術已經不負當初對自己的期許。想著明年六月即將要畢業,日漸豐沛的羽翼等待著起飛,心裡的不捨之情也逐漸加重。很快的,我們就要各奔東西,即使未來的際遇不同,唯一不變的,是我們當初在東南一同留下的足跡,將成為我們的未來共同的珍貴記憶。
金秋時節,丹桂飄香。帶著對未來徬徨不安的心,踏入東南校園的新生情景,已經是二年多前的事了。
離開高中的團體生活,來到了講求獨立的大學知識殿堂,起初是有一些不適應的。就像擁有一座蘊藏豐富的礦山,不知從何著手。回想高中時,老師們會用力地揮舞著教鞭,不停的鞭策我們,來開採那名為「知識」的礦產,偶爾鬆懈的慢下了腳步,或是被礦洞外那色彩豔麗的碧海藍天給迷了心竅停了腳步,就會被身後張牙舞爪的工頭們拉回心神,他們痛心疾首的盯著,恨不得以身代勞,而被託負重望的我們,也只能戰戰兢兢地埋頭苦幹。到了大學,教授就不會緊迫盯人,和藹可親的傳授知識,循循善誘下讓學生有興趣開始自主學習,自發性動身前往知識殿堂查閱資料,做更多深入的研究,這種教導方式令人如沐春風。
從被動式學習到主動式學習,感受上的差別就天差地遠了。被迫坐上了書桌,本來普通的木椅頓時就成了吃人的拷問椅,在椅上坐著的每分每秒都是煎熬酷刑;主動坐上了書桌,攤開了書本,專注地徜徉在知識書海裡,享受文字建築出的新世界,等到回過神時皎月已經悄悄的爬至夜空中高照。
在東南科大學習的兩年多來,除了遇到值得深交的摯友外,還開拓了眼界吸收了大量的知識,當然最大的收穫莫過於確定了人生方向,找到了未來的志向。回想當初高職所學的專業是機械相關,直到選填志願時被親友推薦就讀營空系,就這樣抱著嘗試的心態進入到了東南,接觸到建築相關設計。在教授們傾囊相授的教學下,勾起了對建設的興趣,我懷抱著極大的熱情,就像一塊海綿般瘋狂地吸收著從未踏入過的知識領域。從基礎樁設開始,再到高樓鋼骨構造,逐步建築起一棟棟雄偉的高樓大廈。「萬丈高樓平地起」,于我而言不再只是空虛的一句口號,而是能激勵著我的名言佳句,更是我將來要實現的目標,以這句話作自省以及期許,萬事都是從基礎開始,由小到大地一點一滴逐步發展,做事要不急躁、不冒進,失敗是奠定將來成功的基礎,經驗是會累積的,在聚沙成塔下終會成功。
東南科技大學從開立創辦以來,致力於培養各方面的技術型人才,如校歌所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了因應社會上的需求,近年來更轉型為不只要培養技術,也要講求學識,讓來自四方八方的萬千學子們能博學審問,能慎思明辨,能忠誠勤毅,更能五育並進。即將迎接五十周年的東南知道社會賦予它的使命,忠誠的奉獻自我,成為提供人才的基地,而雙十年華的我也在此找到人生的方向,願我們能相期相許,成為社會的中堅,成為國家的干城。
民國一零六年的暑假末,步入東南的第一天,心想說:“為什麼這裡與想象中的大學差距這麼大呀!”。陌生的面孔、冷清的校園、還有又高又長的登天梯,使剛從馬來西亞過來的我感到非常的忐忑,卻又不知該如何是好,我是來自國外的境外生,或許你能從我寫的簡體字里認出來。華文是我的母語,所以對於台灣的人、事以及物我並不會覺得害怕,反而是學校校園裡的這一片寂靜。正當我準備要入住學生宿舍時,國際交流中心主任突然打進來告訴我有一位以前在馬來西亞與我同念一所國小的同學現在也在東南念,並會讓他帶我熟悉校園環境和這裡的事物。這通電話讓我既開心又緊張。毫無征兆,這個人他將會是我生命中多麼重要的一個人啊。
待我放好行李,準備要去買些日常用品,門外站著一個似曾相識的身影,原來是與我過小二年級同班的陳俊偉,他那彌勒佛般的身形和笑容依舊是那麼的和藹呀!兩位久別多年重逢的老朋友,自然是有敘不完的舊。咱們沿著人行道往山下走去我有很多話想說,很多問題要問,一時之間也不知道從何說起才對,俊偉忽然問道:“過了這麼多年,你也遇過了這麼多人,絕對不會想到最後會是我陪你走完這踏入社會前的一哩路,對吧?我又回來了,哈哈哈!”他一概幽默的口吻逗得我開懷大笑;在那個炎熱的下午,我忐忑的心情也似乎有了著落,寧靜的校園也頓時多了一串笑聲。
開學前第一堂課的鐘聲響起,校園擠滿了人潮,大家背著背包紛紛往自己的班級走去,開始這沉重的一天。大二的俊偉他帶著他那天地正氣的氣派開始這新的一天,你會發現跟他打過招呼或問好的人都被他的氣場所感染,打起精神來上課!這種正能量滿滿,實在讓我佩服不已。俊偉他是我們僑外生聯誼社的幹部成員,在面對難題時,他不畏懼,正面應對的態度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問題也都能順勢的迎刃而解;他總能及時為大家領路,引領大家走過泥濘、走過迷霧。他讓我知道雖然我們只是一輪初升的月亮,我們也要學著釋放溫暖;他給了我讓自己更優秀的啟迪,孕育著我對明天的希望。
一轉眼,我已大學三年級,從任職學校社團的幹部到馬來西亞旅臺總會的秘書長,從中我看見了不勝枚舉的人情世故,也累計了人生經驗,但我覺得更值得慶幸的是這一路來的成長和能夠不間斷的幫助別人,讓他們也能像我一樣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能感覺到溫馨。
如今俊偉已經到校外去實習,彷彿還能看見的身影穿梭在校園的人行道上,跟教官老師們問號的模樣。俊偉,我會繼續跟隨你的腳步,帶著周遭的人正面能量、讓學弟妹們在大學期間,也能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一片天,讓他們在東南發光發熱。
感謝東南讓我在這美好的青春裡,有這麼個福澤之地遇見同鄉卻不平凡的你。大學四年,我,不留遺憾。
回想這幾年來在東南科技大學的時光,不管是在日間部讀觀光或者在進修部讀餐旅,我想東南給我最感動的就是這裡的美麗風景。從一年級開始,我一直住在學校最裡面的龍鳳樓宿舍,操場旁綠油油的大樹叢陪伴我通往溫馨小窩,那是去宿舍的必經之路,每當我經過這條小路時,我都會把視線轉向左側操場上方的天空,那片沒有太多建築物擋著的小小空間,剛好是觀賞日落的最佳視角。
在東南住宿,每天從起床開始就能感受到大自然與我們的親密,早上叫醒我的不只是床頭櫃可惡的鬧鐘,還有窗外已經起飛開始覓食的小鳥,夏天時還有最歡樂的知了陪伴我們度過這不寧靜的日子。宿舍有兩排風景不同的房間,兩邊各有不同的景致,一邊是面向我們的西方,能在宿舍裡看見迎接我們回房間的夕陽,我很喜歡在窗邊靜靜的看著那將要逝去的夕陽,看著高速公路上來來往往的汽車,也看著在操場努力跑步的人,細細感嘆在這即將結束的一天能有如此美不勝收的景色陪伴,真的感謝學校能給我們這樣的住宿環境。另一邊房間是面向龍谷,由於龍谷的樹林太茂密,我們無法在這一側看見日出,但是能在這一側觀賞綠植物,舒緩我們的眼睛疲勞,有時晚上還能欣賞高高掛天上的月亮,讓我們的一天因為這些自然環境的圍繞而獲得一些放鬆。
學期裡我白天上班晚上上課,在這緊密的時間裡我會期待每天早上聽見鳥兒的聲音,下班回到宿舍往左側觀察今天的天空又有什麼樣的變化,晚上下課看看今日的月亮又變成什麼樣子,每當我感受到這些大自然給我的無限感動,我就想深深感謝東南科大有這麼好的環境,難以想像在進入東南前攘往熙來的深坑,在進入東南後能看到這麼美的自然景觀,並不是只有廢煙與車子的喇叭聲,而是有新鮮的空氣和上百種的植物、動物與昆蟲,圍繞在每個走進東南的學生或民眾們。這就是東南最讓人感動的事!
我是一個北漂的學子,家鄉位在臺灣的南端高雄,一個人隻身來到位在新北市深坑的東南科技大學就讀。從小到大沒有離開過家裡,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從溫暖的家獨立學習;大學一年級時初次離家深覺不習慣,擁有了自由卻也失去了家人溫暖的關照。那時的我,內心有許多的不安。
但當我和同班同學一起認識了在衛生保健組工作的陳旻仙老師,便得到了如同家人般的關懷和照料。她面對我們時,臉上總是掛著親切和藹的微笑,就像我們的母親一樣;日常接觸時,總是輕皺著眉,擔心的詢問我們有沒有吃飽、衣服有沒有穿暖。這是我第一次遇到如此特別的師長,她對待我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般,設身處地的替我和其他同學們著想。
當初會認識陳旻仙老師是因為大學一年級,學校有一堂服務教育的課程,需要志工時數來完成這堂課,我們幾位同學便擔任了衛生保健組的志工,幫忙老師檢查每週的學生餐廳衛生,也是因為每個禮拜固定的見面,讓我們的師生情誼更加熱絡,接著每當老師需要人手幫忙時,我們便會義不容辭地幫忙老師,擔任老師的小幫手,協助她處理學校的事務,我們的師生情誼是在互助中變得更加深厚堅固。
還記得有一次,老師邀請我和同學們共進晚餐,用餐過程中,和我們聊及許多人生經驗,讓我們受益良多。猶記那天傍晚特別涼,颳起一陣陣大風,老師怕我會著涼,把自己身上的圍巾脫了下來,圍在我身上,那時感受到的溫暖是無法用言語道盡的,心中湧起無限的感動,至今仍深深存留。
隻身北上求學,有時會思念如避風港般的家,當孤單之感湧現時,陳老師卻讓我感受到如同家人一般的溫暖,在遇到困難時,她也總是伸出援手,給予協助。對陳老師擁有許多感謝之情,她是如此的無私付出,為我們奉獻了無數的心血,卻不求回報。每當想起這位老師,心中總是湧起一股暖意;她,猶如冬日的暖陽,為東南科大增添了溫暖,使得師長和學生之間也能建立起溫馨的情誼,也是我和同學們學習的好榜樣,讓我懂得什麼是真心的付出和奉獻。
如果有人問我東南最美麗的風景是什麼?我想,像陳旻仙老師這般關愛學生的師長,絕對是其中之一。學子們因而勇敢前行,在愛中踏實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自從上了大學後,我改變了!為什麼呢?我從小就學不會自我管理;當其他小孩正在為自己的未來,寒窗苦讀時,我卻忽視了時間白駒過隙。
我浪費了國中升高中,那段珍貴的時間;最後讀了一所私立高中。不過,即使如此,我依然重蹈覆轍,重複了人生的錯誤。到了高中升大學時,心裡只有萬番沉重;家人和親戚們耳提面命的提醒,我仍未好好讀書,並辜負了爸爸生前對我的期望。
在面對無法上公立學校的事實下,我初次體會到「生不如死」的感覺;當時,甚至還衍生出乾脆就領最低薪資夠養活自己就好,這種自暴自棄的想法。
正當我陷入是否要升學還是就業,進退兩難的岔路時,學校安排以升學為主的班級,到各個私立大學參觀。看過了幾所附近的大學後,我感覺:有的學校空間太小、有的教學設備也不是很完善。直到學校,安排我們到新北市的東南科技大學參觀,看到機械車輛組的實習工廠時,我嚇了一跳!我從來沒看過這麼多實習教材;不管是汽車、機車,就連重型機車都有,工具也是我看過眾多學校中,最多、最完善的。
因此,我抱著起死回生的熱情,報名了東南科技大學的機械工程系車輛組。因離家有段距離,我決定住進學生宿舍,展開了住宿的生活。
一開始適應時不太容易,十分想家;但我告訴自己:這是自己做的決定,自己必須承擔。而長輩也說過──是要自己去適應環境,而不是讓環境去適應你。
而在班導也不時地關心班上的住宿生之下,我也就十分放心。其次,周末也就回家了!如此,之前那股思鄉的感覺,便慢慢煙消雲散;我也發覺自己,已不再是以前總是跟在大人背後的我了!
在學校有段時間了,某天我得到了我一生中難得的機會──我將代表學校參加一年一度的專業英文詞彙競賽。此競賽一共分成三場,有校內選拔、各區區賽,再到全國賽。全國賽得到的前兩名,就有機會到北京參加兩岸交流賽。
我高中時,有參加過此一比賽;當時也想到北京。為了此事也是不斷練習;但全國賽時,雖然分數滿分,時間卻比某位同樣是滿分的選手,慢了將近一分鐘,最後得了第三名。
這次又有千載難逢的機會!為了到北京,我發誓要在全國賽時,拿到汽車工業項目的第一名。練習的過程十分艱辛,要花費專注力和精神;有幾度想放棄,但我會想起班導的話來勉勵自己:「做事情要有信心;就算最後事與願違,至少自己已經盡力了」,就這樣在全國賽當天拿到了汽車工業組第一名,成功獲得北京兩岸賽的門票。
因為老師、家人們的支持和鼓勵,我也不負眾望,獲得了汽車工業兩岸賽冠軍。我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從成績吊車尾到為校爭光,這樣巨大改變,都要感謝學校老師們,為我的付出,以及學校提供的良好環境。這是我最為感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