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不要執著    (淨祥)

  學佛的目的是求解脫了生死,終極目標就是成佛。

可是現代的學佛人卻越學離佛越遠,甚至學成魔了還沾

沾自喜,真是令人慨嘆呀!



  首先要知道,一個真正的佛弟子是沒有框框的,完

全不會執著於功德與業障的。經教告訴我們,以我等五

毒罪障之身,用生滅虛妄的心想在這個娑婆世界造出一

絲絲的真實功德,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可嘆的是,當今

佛教徒偏偏喜歡用功德的框框來套住自己,做什麼事都

要計較功德大小,論修行功夫深淺,要不就是說什麼業

障深重..等等,真是本末倒置。



  如何卸掉這一身的框框呢?其實非常簡單。總之一

句話就是『法爾自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去計較功德

,不再耽心害怕業障深重,甚至六道輪迴,因果報應都

要從意識中消除,回歸到真正的本來面目,當下體解到

『佛法就是自然』,束縛的框框沒有了,只有一顆願成

佛的心,完完全全地歸命在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明之中,

於是真正的幸福大安心就會灌滿全身,永沐在佛恩之中

了。這也正是淨土行者體認到,在這娑婆世界,人類無

法自力創造出往生淨土的業因,故而捨棄了自力修行,

完全仰仗佛的他力救渡,當下就脫掉所有自力修行的框

框,一心一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的表像。



    如果您還有想要靠自己修行的力量來成佛,建議您

讀讀『無量壽經』,來了解一下彌陀本願吧!原來阿彌

陀佛建立極樂世界不是建來好玩的啊!祂思惟了五劫這

麼長久的時間,將極樂世界一切功德融入一句佛號之中

,化為無礙無量不可思議光明照耀十方念佛眾生,並且

攝取不捨。請問您,阿彌陀佛會因為我們的業障深淺或

功德多少,祂的光明照耀而有所分別嗎?所以,我們只

要有完全歸命阿彌陀佛的心,根本不需要用其它任何修

行的框框來套牢自己,便可以成佛了,您說不是嗎?



  事實上,沒有修行的修行才是最高境界,也正是不

可說的一如境界,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娑婆即極

樂,禪宗謂之『三昧』,淨土宗則謂之『信心』,許多

祖師大德對之多有闡述,不再多言。唯此『歸命』卻是

無一眾生真正懂得,想用自己揣測計度去歸命,是完全

徒勞無功的!原來我們連歸命都不會,還妄談什麼修行

?可恥呀!...原來阿彌陀佛心光攝護眾生,取之於

『一念』,這個一念就是願成就文中的『信心歡喜,乃

至一念』的一念啊!....多麼簡單易行,您還遲疑

什麼呢?...快快回到阿彌陀佛的懷抱中吧!

                                淨祥 88.03.21 


【 極樂與娑婆 】 〔摘錄--鈴木大拙著〕  關於極樂就是靈性的世界,簡要說明如下:  靈性可以看成是無分別之分別的主體。但是如果說, 有個可稱為靈性的特殊個體或實體,即已陷入了知性上 的分別,所以這也只是立一個假設以便進行討論而已。 『不立文字』也一樣,需要立一個『不立』的文字,這 是人的意識所無法逃脫的限制;靈性既然是無分別之分 別,故以佛教文字來說,無非就是佛智不可思議,「不 要有所計謀」也就是這個意思,計謀是知性範圍,是可 思議的;靈性是不能用這樣的範圍加以規制的,能規制 就不是靈性,回到知性去了,故不可思議的才是靈性, 那是知性論理所無法量裁的,是除不盡的,淨土的業因 在這裡是無法形成的。「以不義為義」是無分別的分別 及一般上稱之為般若。 《末燈鈔》有云:一念發起時即為無礙心光所攝護,故 淨土業因就如此決定。從這裡看,很明顯地,靈性的世 界就是淨土世界,一念發起的信心就是超越了知性之分 別那一剎那的心機,與『一超直入如來地』的意思相同 ,一念是信,是一超直入,是截斷了前業的「即今」, 是稱「南無」名號的一聲,這一聲好比臨濟之一喝;是 不用一喝的一喝----捨去了一切知性上的計謀的無分別 的一喝;這個一喝、一聲、一念之下,就已被無礙之光 所攝取,攝取不捨,所以必然成為往生的業因決定,這 個決定是不退之位,也是正定聚之位,是通往等正覺的 ,所以是與諸佛相等的,也是從來就被十方恆河沙的諸 佛所護念的。信心決定的人『其心已居淨土』,親鸞聖 人解釋說:「居就是信心之人的心,是常居淨土之心, 就是與彌勒相同的意思,因為與彌勒同正等覺,所以說 ,信心之人與如來相等。」用「如來相等」而不用「是 如來」,可讓人認識無分別之分別。不是「娑婆即寂光 土」,娑婆是娑婆,寂光土是寂光土,但是卻站在同一 性,即一如性上面。同樣,如來是如來;凡夫雖然信心 決定了,也只是位階相等,但兩者之間要有分別,否則 知性就被埋沒,靈性也就因之失去表現的契機,所以說 是「相等」,又說「心遊淨土」。淨土與娑婆之間的「 不即不離」的關係,兩者間的互相映出----正是佛智的 不可思議之所在,親鸞聖人說:「以自力之心而說我身 與如來等,誠惡也。」注意,這是知性上所不許的,是 靈性攝取了知性之後上才能說的,不要誤以為是知性上 的分別,知性上的分別叫做自力,為靈性所照的知性, 即無分別之分別,叫做他力。 《末燈鈔》又說:「須知,淨土真實信心之人,此身雖 是卑賤不淨造惡之身,心已與如來相等故,有時亦云如 來相等,云云。」真實信心的地方是靈性的世界,信心 並非為分別性所攝,分別性是論理的知識,不是信心; 信心是不可思議的,是他力的,是超越計謀的,與因果 業報無關,不在有念無念的界限之內,所以「信心叫做 一心」,是絕對的一心,不是知性的分別心,所以叉說 :「信心定時,往生亦定。」「往生定」就是「其心已 在淨土」,撥轉知性的分別,歸於靈性的無分別之分別 時,就獲得了真實信心,而淨土的真實風光就在這裡。 阿難等人所以得見「相好光明無時不照耀」的無量壽佛 的一會四眾,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極樂淨土不外乎就是 靈性的世界。分別性也叫煩惱熾盛。之所以能在這個世 界發起,發得「真實信心」,即絕對之一心,就是因為 知性世界與感覺的世界,一併包攝於靈性之中,娑婆與 淨土的相互映發性也應該以這層意思來了解。  講過這些話之後,再把「真宗聖典」翻過來看,上面 寫著「親鸞八十八歲御筆」,卷末有如下的文句。根據 以上所說,我們可以了解親鸞所說的「以無義為義」、 「是謂自然」、「是佛智之不可思議」、「不識善惡之 字」都是站在靈性的分別智上說的;站在知性的分別智 上,就無法了解他力的真實性,所以也就不知道一如性 這句話,最適以表現娑婆與淨土的關係,一如性所代表 的意思是:一不是一、二不是二,不一不二,不即不二 ,淨土與娑婆是二、不是一,但兩者不是個別獨立互相 對峙,其間有不一不二的關連,如果相離則一就成立不 起來了。既然如此,則二就是一了嗎?這又不然。這種 超分別性就叫做一如。佛教發現了「如」這個字,把它 用來做為宗義的基礎觀念,這是思想界的絕大飛躍,極 大的貢獻。「如」是自然,原原本本,「不思善不思惡 」的意思,不是分別論理的言語,是將靈性的直觀,照 原本樣子加以敘述的。把娑婆與淨土分成兩方討論,是 知性的習慣,所以這裡才用了一如性這句話而不用「如 」這個字;一如的意思不是單純的自我同一,其中必有 矛盾、相反、對立,以目前所討論的問題來說,是以娑 婆、淨土、矛盾相對為前提,發現娑婆與淨土,兩者間 原本的一如性,娑婆與淨土如此,分別與無分別、靈性 與知性、自力與他力、有計謀與無計謀、有義與無義、 煩惱熾盛與無上涅槃、凡夫與彌陀、具足色身與非貝足 色身,也都可作如是觀。「一處透,千處萬處一時透」 就是這個意思,一旦進入一如世界,就會對親鸞所說的 話,不抱任何疑問。他說: 「自然就是『使其如此』,是彌陀的意圖,而不是行者 的意圖。佛的意思是不管行者是善、是惡,凡是信賴佛 而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的,都要迎往,這叫做自然,我 所聽的就是這樣。誓願的要旨是要讓念佛的人成為無上 佛,無上佛是無形的,無形所以叫做自然,叫做無上涅 槃。為了要讓我們了解無形是什麼,他才成為阿彌陀佛 ,我所學的就是這樣,阿彌陀佛是讓我們了解自然的方 法;知道了這個道理之後就不要常去議論,如果對自然 常加議論,則以無義為義就變成有議了,佛智就是此不 可思議,不知善惡之字者,都是真心,如善惡之字,其 臉就是大空言之形也。」 〔正像末淨土和讚、親鸞八十八歲御筆〕 〔順便一提,如善惡是知性分別上的事,未必就是道德 上的善惡,可以視為與六祖所說「不思善、不思惡、正 與麼時、如何是汝本來面目」中的善惡同義,都是思量 分別的境地,即自力的行為。〕 昭和十六年十二月

卍【返回主頁】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