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蝕

腐蝕

拋光完成後的試片表面有如鏡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時,除了有色組成物(如鋼內之雜物,鑄鐵內之石墨)、孔洞及其他研磨缺陷外,由於表面光滑反射光甚強,無法判別其組織,所以應以化學溶液浸蝕其表面。

由於組織對化學溶液之抵抗強弱不同,故浸蝕後之試片表面反射光有強弱之分,由此可分辨其組織。腐蝕液之種類很多,應依不同材質而選用,本次實驗使用硝酸3C.C加酒精97C.C混合液(Nital),浸蝕時間6sec。

浸蝕的方法可分為浸入法擦拭法兩種,浸入法是將整個試片表面浸入腐蝕液內;擦拭法則利用棉花棒沾吸腐蝕液,再擦拭試片表面。

基本上,兩種方法都可以獲得滿意結果,浸蝕的時間因試片材其及腐蝕液之不同而有所差別,控制浸蝕時間最好的方法是先用較短的時間浸蝕,將試片清洗,吹乾後用顯微鏡觀察,稍有影像之後,再做較長時間的浸蝕。最佳的浸蝕,除了可以顯出材料的顯微組織外,還可以提供清楚的明暗對比之結構。假如浸蝕過度,則必須重新細研磨及拋光後,再施以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