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本校休管系呂麗蓉副教授,及通識教育中心王玫助理教授共同策劃主持,以社區為中心,推展食農扎根教育為目標的「新食感—童農創藝服務教育」計畫,連續第二年獲得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補助大專校院推動以社區為基礎的服務學習創新方案實施計畫」的肯定與支持。
該計畫今年持續與深坑國小進行食農教育實驗方案。11月22日一早,該校三年級小朋友在深坑農友伯伯的協助下,採收悉心照顧2個月的福山萵苣及蘿蔓清洗後,直接送進深坑國小廚房。由本校餐旅系梁才發老師領軍的團隊,帶領小朋友製作成pizza,這個從播種、栽培、收穫、上桌到送入口中的親身驗證,讓小朋友知道食物從何而來,同時也可獲得營養知識,對於小朋友日後飲食的選擇,一定會產生影響。
菜園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學習平等、互助、共生與分享的園地,它是大小朋友相互幫助、相互合作、共同成長、共同學習的開心園地。今年除了延續去年三年級小朋友校園種菜活動外,並於四年級進行食農教育進階版服務學習。由本校修習『西洋藝術欣賞』通識課程學生精選西洋藝術史上十幅與食飲相關之大師經典作品,帶領小朋友從西方餐桌的圖像,認識不同背景之文化,培育小朋友宗教、文化、歷史、人文、藝術及美學的概觀,也帶領小朋友認識餐桌禮儀,提升文化品味。希望這樣的引導能開啟小朋友在地連結世界的一扇窗,跳脫封閉的區域草根食農印象。
本校執行的計畫已獲得深坑國小校長郭雄軍的認同,並將食農教育列為該校未來主軸發展目標。兩校將進一步以大手牽小手的方式協作共進、資源共享、萌發蔓生,共同以深坑社區為中心,並訂定長期合作目標,期望這樣體驗式學習的食農教育創新方案,綜整知、情、意、行的養成方式,能在深坑扎根深化。